A087
您的位置 > 首页 > 车评 >

新款问界M7:看懂理想,超越理想!

在余承东一个多小时演讲里,新款问界新M7揭开了它的神秘面纱。全系指导价24.98-32.98万元,新款M7价格下探至25万级的同时,在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两个方面...

在余承东一个多小时演讲里,新款问界新M7揭开了它的神秘面纱。全系指导价24.98-32.98万元,新款M7价格下探至25万级的同时,在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两个方面,却做到了业界标杆级水准。而在中国消费者看重的“冰箱彩电大沙发”的车内舒适智能体验,新款M7也实现了全面的升级。

理想的成功,给所有志在中大型新能源SUV市场开疆拓土的品牌,指明了方向。但问界M7依托于华为的智能技术加持和赛力斯的制造平台,显然并不甘心只靠“冰箱彩电大沙发”这种路数来取得成功。看懂理想,成为理想,超越理想,这大概就是投资了5个亿开发的新M7,全面升级的内在心路历程。

问界M7有哪些重大升级?

将余承东一个多小时的演讲精华浓缩,结合官方数据,大致可总结出新M7如下七个重大升级。

第一,价格下调,但纯电续航反而变长了。新款问界M7起步24.98万元,相比老款直降4万。2024款四驱版起步28.48万起,相比2022款直降2.5万。而且截止10月7日前,官方还赠送3.3万元权益。

价格降了,保电和续航却提升了。增程器的型号虽然没变,还是那台1.5T四缸机,但输出从125匹提升到了152匹,电池容量仍为40度,但两驱版纯电续航从150公里提高到了200公里,四驱版纯电续航从135公里提升到了175公里,均为WlTC标准。有意思的是,官方的百公里耗电量没有变,仍然是23度和24度(四驱),纯电里程的增加我想是得益于更大的增程器功率输出,以及提升了整个增程系统的效率,从而提升了电池保电能力。

第二,新M7将搭载HUAWEI ADS 2.0高阶智能驾驶系统,今年四季度开始落地,将成为国内首个不依赖高精地图实现城市NCA全覆盖的车型。这意味着全部要靠车辆自身的感知和算法来实现城市道路的“脱手驾驶”。一方面,新M7实现激光雷达上车,配置了27个感知硬件(1个顶置激光雷达、3个毫米波雷达、11个摄像头及12个超声波雷达),另一方面,此次华为算法升级了GOD 2.0和RCR2.0。GOD即指通用障碍物检测网络,升级到2.0之后对障碍物识别更加精细,识别率号称高达99.9%。RCR即指道路拓扑推理网络,升级到2.0之后,譬如当你开到一段陌生的道路上,车辆可以对所在道路状况迅速识别并形成拓扑网络,将导航地图和现实世界快速匹配。GOD和RCR升级到2.0之后,实现了“看得懂物”又能“看得懂路”。当然实际效果如何还有待检验,但真能做到不依赖高精地图,那也就意味着全国可以覆盖,两件事其实是一件事。对提升自动驾驶的使用频率、降低购买成本,实现快速普及,绝对是个里程碑式的大事件。华为数据显示,截至2023年9月,长距离高速NCA领航平均接管里程已达200km,城市高架汇入汇出成功率高达99%+。从接管里程数能看出,距离自动驾驶的高频使用和全面普及,还有很长的路要走。ADS 2.0的落地预计会将这一进程大大缩短。

第三,主动安全方面,新M7创造一个新名词“全向防碰撞系统”。传统的防碰撞AEB功能主要防止来自车头方向的碰撞威胁。新M7升级为前向、侧向和后向的全向防碰撞。此外车头正向的AEB刹停速度,从60km/h升级为90km/h,换句话说,车辆可以从最高90km/h的时速下主动刹停。

第四,车身刚性方面,新M7对车身结构进行了重新的开模,并改造了焊装线,改善了车身结构和材料,其中抗拉强度超过1300Mpa的热成型钢总重占到车身骨架的24.4%,300Mpa以上的高强钢和铝合金占比达80.6%。同时引入了CBS复合车身材料,在不增加车重的前提下进一步提升车身刚度。

第五,底盘在延续原有全铝底盘+铝合金H臂的基础上,动态扭矩控制系统从1.0升级为2.0(老车主也可以OTA升级),在前后轴扭矩智能分配的基础上,实现了纵向和横向力矩的协同控制,相比1.0版本,动态行驶中的横向离心力降低了14%,转向灵敏度提升了36%,转弯半径降低为5.87米(理想L7Max为6.1米、宝马x5L为6.43米)。此外新车还采用了前后悬双FSD可变阻尼减振器,烂路更舒适,好路更稳定。

第六,新M7的3.0版本鸿蒙座舱将智能体验延展到了后排,新增了两块华为平板,不只能用来看视频,而且可以融入车上的智能生态实现车控并和手机互联,人与车的交互界面从一块屏变成了三块屏。

第七,在保持六座版本基础上,新增大五座车型标配所谓“棉花糖”座椅,10层舒适叠层设计,发泡总厚度100mm,前后排4个座椅标配通风、加热与按摩功能。后排座椅椅背向前放倒可以和后备厢齐平形成一张“双人床”,前排座椅椅背向后放倒也可以和二排座椅打通,形成两张“单人床”(VIP影院模式)。此外六座版本也有升级,航空座椅的脚垫可以升得更高,用余承东的话说,“让小腿和心脏处于同一高度,减轻了腿部的血液压力”。此外三排座椅也进行了加厚,乘坐感更加舒适。

看懂理想,成为理想,超越理想

理想的成功,其实是通过“冰箱彩电大沙发”占领了家庭里“隐形决策者”的心智而取得。买M7或者L7这种中大型的家用SUV,看似是男主做出核心决策,但很多时候老婆孩子才是最终一锤定音是否购买的“隐形决策者”。

“孩子坐在车上不想下来”、“老婆孩子在展车上一呆就呆了一个小时”……类似此类在理想展厅里一再发生的场景,证明取悦了老婆孩子,以获得更高的“展厅停留时长”,才是支撑此类中大型家用SUV销售的核心逻辑。

有数据表明,在最终成交的汽车用户里,第一次到展厅停留时长普遍都超过了半个小时。每多停留一分钟,成交概率都会同比增加。那么如何增加消费者的停留时长?显然在勾起消费者的试驾欲望之前,从坐进展车开始,你就得有足够的“买点”可供消费者体验和把玩。

因此此次新M7的七大升级里,我认为对销量起直接作用的,反而会是第六、第七这两个看似不够“硬核”的升级点——即座舱屏幕增加后的新版鸿蒙座舱,以及大五座版本对舒适和空间的升级。

我们看到,新M7从一块屏升级为三块屏,通过将两块华为平板电脑吸附在后座,以及手机和车机内容无缝流转的生态优势,实现了前后排一起K歌看剧、平板电脑控制后座调节、手机车机追剧游戏不间断、吹着空调玩无人机等大人小孩都能一起多人参与的车控场景。显然新M7搞懂了,后排乘客的参与度沉浸感越高,这个家庭小集体会越容易被说服。

我们还能看到更多变的空间——五座版通过前后排座椅的翻折组合,实现了最大纵深达到2051毫米的后备箱装载空间,以及主副驾小憩、VIP影院模式、大床模式三种模式之间的灵活切换,让用户在真正驾驶车辆之前,就能展开无数的想象画面。

我们还能看到乘坐变得更舒适了,前后排座椅升级为多达10层的舒适结构,发泡厚度超过100毫米,前后排全系标配加热、通风、按摩、前后排座椅均可电动调节,三温区独立空调配17个空调出风口、并可选配全自动电动踏板,方便老人小孩上下车……老人和孩子都是对乘坐便利性和舒适性最为敏感的群体,说服了他们也就成功了一大半。

我想,仅就这三块屏幕、舒适座椅、空间多变等等体验一圈下来,只要是真心有需求的客户,销售顾问将其留在展厅半个小时以上,应该不会太困难。

当然,理想能成功的一个核心原因还在于它有很高的配置和性价比。但是和L7相比,除了没有搭配空气悬架,在核心硬件上新M7并不落下风。譬如M7同样拥有全铝底盘、四驱版本最快4.8秒、转弯半径5.87米比L7更短(L7为6.1米)、馈电油耗7.45L比L7更低(L7为7.6L),此外M7还有L7所不具备的鸿蒙座舱生态优势、不依赖高精地图的城市NCA智能驾驶优势。除了尺寸没有L7大(比L7车长短了3公分,轴距短了2公分)、品牌认知度没有L7高,在软硬件的组合上新M7甚至还更占优。更何况拿四驱版本来对比,新M7起步28.8万,而L7起步31.98万元(终端大概还有一两万的优惠),价格门槛也更低。如果对四驱不是刚需,新M7两驱版不到25万的起售价杀伤力还要更强。

驾值观

在差不多的硬件配置和价格基础上,谁能将用户体验做得更细腻、更有温度、更贴近生活,谁就能更顺利地占领消费者的心智。从新M7身上,能感受到问界对用户使用场景的洞察、解析和开发能力,已经玩的越来越纯熟。某种程度上,新M7在看懂了理想之后,正试图成为第二个理想。同时得益于华为的智能技术和赛力斯的硬件制造,在关键技术和制造成本上又正在实现对理想的超越。

所以,新M7乃至后面的M9,能复制理想的成功吗?我还是很看好的。至少,它们已经走在了正确的道路上。

声明: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,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,不代表本网观点,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。投资有风险,需谨慎。

广告位

为您推荐